欢迎访问兰州市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!
兰州市互联网联合平台LOGO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权威发布 > 权威发布

伪科普的“伪”外衣下,藏着哪些见不得人处?伪科普的“伪”外衣下,藏着哪些见不得人处?

编辑:来源:新华社更新于:2024-05-28

(题图漫画:潘红宇)

  “揭开量子赋能农作物、抗病抗灾还增产的惊天秘密”“转动眼球并配合远近距离交替聚焦,就能降低近视度数”“蜂蜜和花粉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肽,能以毒攻毒防过敏”……

  近年来,一些夹杂着科学概念、专业术语的伪科普短视频,在社交平台上大肆传播,收割无数流量,推销兜售各种保健品、营养品、化妆品等。

  这些貌似专业的伪科普短视频,打着科学旗号、借助网络便利,煽动性强、迷惑性大、传播面广,在误导公众认知、玷污科学精神的同时,还让许多网民上当受骗,既损失了钱财,又伤害了身体,甚至贻误了病情。

  拽几个科学概念、扯几句专业术语,就算用最炫的互联网技术包装,也掩盖不了伪科普骗人骗钱的本质。剥下网络伪科普的外衣,还科普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,是广大网民的热切期盼。

1

 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最新一期网络谣言的数据显示,科普仍是网络谣言集中领域。

  “近视”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。某网络平台“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”的热门话题下,各类短视频博主“现身说法”,穴位按摩、远近距离交替聚焦、视力训练等“恢复”方法五花八门,都号称依此训练可以“逐渐恢复视力”。

  这些一口一个“晶状体”“虹膜”“瞳距”的短视频,听着专业味十足、颇能迷惑人,引发不少网民关注并照此练习。

  这些方法真的有用吗?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对此进行了批驳,并以详尽的科普文章以正视听。

  事实上,医学界对近视已有共识:目前很难治愈,一旦发生就不容易逆转。许多眼科专家也在网上现身说法,强调目前医学上尚无有效根治方法,多数通过科学矫正、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加重。

  记者梳理发现,类似“根治近视”的伪科普,充斥各大社交平台,主要集中在健康、养生、育儿等与生活息息相关、公众关注度较高的领域。

  有的把过去流传过多轮的老谣言,用新技术包装回炉再造后,继续推出忽悠人;有的拉扯上知名机构、权威专家,甚至上演“主持人”采访“白大褂”的桥段;还有的在权威科普文章上动手脚,断章取义、添油加醋,用以佐证产品功效……

2

  “伪科普”为何像打不死的“小强”,人人喊打又屡禁不止?

  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,人们对包括健康知识在内的各种科学知识的需求迅速提升;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快速普及,使科学知识的传播更快捷方便,触达率更高。

  一些机构和个人瞄准了这个巨大需求和传播渠道,把制作散布网络伪科普,当成了“流量密码”“赚钱工具”,大量炮制伪科普视频,以科普做外衣,蹭流量、带货牟利。

  一段伪科普视频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发布者的私利。要么意在收割一波围观流量,要么是推销一款不靠谱产品。为了披上科学外衣,一些伪科普视频有专业的营销团队、策划公司,有些甚至聘请了“科学顾问”。

  这种博眼球“获流量”的伪科普,目的只是为带货变现铺路,往往忽视对产品本身的重视,假货、劣货、冒牌货层出不穷,消费者受坑害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。

  曾有媒体报道,一名50多岁的心脑血管病患者,因为轻信“网络专家”的话,拒绝服用医生开的处方药,后因突发脑溢血差点丢了性命,最终留下了严重后遗症。

  以科普带货作为知识营销本无可厚非,但以披着科普的外衣,行坑蒙拐骗之实,让科普背离传播知识的初衷、沦为带货促销的帮凶,这样的伪科普大行其道,就着实令人担忧。

3

  针对上述乱象,我国已出台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》《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等一系列文件进行规范。

  然而,新媒体平台上的伪科普信息主体分散、花样繁多、隐蔽性强,给治理提出了较大挑战,整治这一顽疾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

  相关部门要强化联动协调,充实监管力量,创新监管方式,通过完善举报机制调动群众参与,发挥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。各平台也要切实肩负起“第一道关口”责任,持续优化技防、人防手段,做到守土有责。

  真科普是“伪科普”的真正克星。只有真科普的声音响亮起来,伪科普才会日渐式微。

  科普专家要主动走向互联网舞台中央,积极占领话语阵地,壮大“正规军”力量,推出更多群众看得见、听得懂、记得住的优质科普产品,持续提升公众的科普鉴别力,满足公众科普需求,形成“良币驱逐劣币”之势,是清除伪科普的治本之策。


    内页兰州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    举报电话举报电话:0931-8463175
    举报邮箱举报邮箱:lzpiyao@163.com